1920 年代美國經濟的泡沫與佛州房地產
 

1920 年代美國經濟的泡沫主要有兩個,分別為房地產市場與股市泡沫。因當時房地產市場之統計資料極難取得,我們僅能引用參考資料之案例簡要敘述。1915 年美國佛羅里達一棟豪宅價值 24 萬美元,3 年後該豪宅上漲一倍至 50 萬美元,再 7 年後則漲至 400萬美元,10 年間該豪宅漲幅將近 16 倍。當時融資炒作的方式十分盛行,只要付 1 成頭期款,1 個月將房屋脫手即可獲利 10%20%,報酬率之高吸引市場資金大量投入,房市交易異常熱絡。各大報紙幾乎全是房地產廣告,當時邁阿密日報曾經發行單日 504張的報紙,此世界紀錄至今仍無法突破,可見當時美國房市泡沫之巨大。 不過此泡沫因 1926 年佛州遭受颶風侵襲,房屋倒塌無數而開始破滅,並從佛州逐漸蔓延至全國。1927 年起,即有多家銀行因房市崩潰而倒閉,最後終至無法收拾。

經濟大恐慌前後,重要事件演進:

(一)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影響美國後期參戰,取代英國成為全球政、經強權1914年美國外債36億(GNP約410億),1919年美國擁有債權125億美元房地產市場泡沫19151925年 佛羅里達豪宅增值16倍房市熱絡異常,邁阿密日報報紙分類廣告504頁,如電話簿般1926/9/18 因颶風死亡400餘人,佛州房屋嚴重倒塌,房市崩潰並蔓延全國1927銀行開始倒閉
在股市泡沫的部份,當時除了房地產市場多以類似融資的方式炒作外,股票市場融資交易也相當盛行,融資成數最高可達 9 成。因此從 1921 年至 1929 年這 9年間,美國股市漲幅高達 5.7 倍,即使 1926 年底房地產市場崩潰後,美國股市仍持續狂飆超過 1 倍。直至 1929年 8 月,FED 眼見情況已經失控,大舉調高利率 4碼後,股市開始崩潰,也正式戳破巨大的資產泡沫,經濟景氣開始加速萎縮。 其所造成的後果,包括名目 GNP 折損一半,由 1929 年的 1044 億美元降至 1933 年的 560億美元;經濟成長率(名目 GNP)由 1929 年的 6.5%,降至 1932 年的 -23.3%;工業生產由 1929年的 17%,降至 1932 年的-31%;通貨膨脹率(CPI)則由 1929 年的 1.2%,降至 1932 年的-10.7%;失業率也由 1929 年的 3.2%驟增至 1933 年的 24.9%。

(二)股市泡沫19211929 道瓊指數漲幅5.7倍融資高達9成1926年底房市崩潰後,股市持續狂飆(道瓊指數156→380)1929/8 Fed調高利率4碼至6%,股市開始崩潰後果美國名目GNP由1929年1044億美元,降至1933年560億美元名目GNP YOY%由1929年6.5%,降至1932年–23.3%工業生產由1929年17%,降至1932年–31%CPI%由1929年1.2%,降至1932年–10.7%失業率由1929年3.2%,驟增至1933年24.9% 經濟大恐慌起於 1929 年,1932 年與 1933 年則是經濟景氣最差的時刻。但羅斯福自 1933年就任總統後,情況開始有了轉變。羅斯福採用經濟學大師凱因斯的建議,利用擴張性財政政策,透過政府大量投資,以公共建設的方式增加就業,解決總合需求不足的問題。此政策執行後,美國景氣自此快速復甦,不過卻也付出財政赤字嚴重擴大的代價。 1937 年由於景氣脫離谷底已超過 3 年,經濟指標皆大幅好轉,政府當局誤認景氣已回復正軌,羅斯福總統為解決財政赤字之問題,開始採取「平衡預算」措施。不過,由於當時景氣雖已復甦,但基礎並不穩固,因此當財政支出大幅緊縮後,景氣卻再度惡化,史稱該段時間為「經濟大恐慌中的恐慌」。 1938 年羅斯福總統發覺景氣再度陷入衰退後,立即恢復原本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景氣立即回復正軌。 由經濟數字顯示,在經濟大恐慌發生後 10 年,其實當時景氣復甦過程波動相當劇烈。至於真正解決經濟大恐慌的問題,則是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以及國防軍備的大量生產,最後得以解決全球產能過剩的問題。

(三)1933年羅斯福就任總統,推行「新政」,景氣逐漸回春凱因斯─擴張性財政政策政府大量投資,透過公共建設增加就業─政府赤字擴大1937年景氣急速惡化─「經濟大恐慌中的恐慌」誤判景氣已回春,採行平衡預算政策,財政支出緊縮中日戰爭爆發1938年再次採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景氣快速好轉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正式終結經濟大恐慌透過戰爭破壞,解決全球產能過剩之問題 。

比較經濟大恐慌與現在,除股市修正時間與幅度兩者相近外,其實最相似也最難解決的,應是產能過剩的問題。經濟大恐慌前,汽車(福特汽車於 1913 年開始大量生產)與鐵路已開始蓬勃發展,鋼鐵則是當時最主流的產業。由於鋼鐵需求強勁,擴廠提高產能的動作不斷,最終出現供過於求。再加上發生經濟大恐慌後,經濟景氣急劇萎縮,更加深產能過剩的窘境。最後則是透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才真正解決此項問題。 根據經濟大恐慌的經驗,產能過剩需要長時間緩慢調整,而且復甦的過程中,經常受到投資或消費心理過度樂觀與悲觀的交互影響,加上存貨極低,景氣上下波動十分劇烈,而此狀況未來將可能再度發生。 自 2000 年網路泡沫破滅後,科技產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逐漸浮現,加上中國大陸土地、人工便宜,市場商機龐大,全球各國紛紛前往中國投資,更加重產能過剩的現象。經濟大恐慌當時是以二次世界大戰解決產能過剩,但目前此項問題似乎暫時無法透過戰爭的方式解決。 由此觀之,未來景氣即使復甦,應該也僅是和緩復甦,但中間波動過程將十分劇烈。除非科技產業又發展出新的主流產品,而且需求足以填補全球產能,否則此緩步復甦的景氣波動趨勢將延續一段較長的時間。 24目前最棘手的問題─產能過剩除產能過剩外,其餘問題與「經濟大恐慌」之相似度有限依經濟大恐慌經驗需較長時間調整景氣復甦過程波動劇烈─過度悲觀與樂觀心理交錯、存貨過低的結果低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透過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除非科技產業新的主流產品出現,足以填補產能 。